close




消失的基隆河美景()

 

喜歡晨間運動的人,會從劍潭公車站牌的登山步道拾階而上。沿路可看到幾處私自圍籬的小場地,做為運動場所。有的沒有上鎖的,可自由進入;但須保持場地的完整和清潔。往上走,沿途也有在唱卡啦OK、玩牌、打球的,好不熱鬧。

 

找個視野較曠野的地方,駐足往自家的方向瞭望。昔日是一片綠油油的稻田,已變成高樓大廈。回想著那古早村莊的景象,高聳的刺竹圍籬,旁有水溝以加強防止不法之徒的入侵。村民的緊密關係和凝聚力,宵小是難越雷池的。幾乎門不閉戶,安心過活。那像當今的鐵窗文化,真丟人現眼,令人唏噓!

 

當時的後港地區,約有兩百多戶人家,分五個庒:下田寮(陳、蔡),張厝(),三塊厝(),車間(翁、楊),頂頭()。先民大多在二百多年前,由福建泉州一帶,移民到此。由於二次大戰後,物資的缺乏,謀生不易,村民生活相當窮困。整個社子地區,只有一所小學,因此後港地區的小孩,必須走約四十分鐘的路,到社子國小上學。想起那寒風凛凛的冬天,穿著短褲,打著赤腳,走在那鵝卵石的道路上,還讓人一陣心酸湧上心頭!比起當今的小孩,真是天讓之別。現在學校就在附近,穿著漂亮的制服,有營養午餐吃,環境又舒適,真是自嘆生不逢時呀!

 

在時空的運轉,時代的變遷。曠廣的窮鄉僻壤,變成繁榮喧嘩的城市,這在兒時的腦海裡,不過是一個夢幻的情境罷了。而今瞭望著眼前的景象,有如走入另一個國度裡。可惜城市的冷漠的人情,總讓人懷念那農村敦親睦鄰的情懷和那消失的基隆河美麗景色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